根黄澄澄的香蕉被重重拍在国会听证桌上,成了美国关税政策最苦涩的注脚。
“香蕉的关税是10%,沃尔玛已经涨价8%!”美国国会众议员马德琳·迪安手握香蕉,直视商务部长霍华德·卢特尼克,“特朗普承诺降低商品成本,现在消费者年均支出却要增加2000美元!”
当卢特尼克辩解称“在美国生产就不会有关税”时,迪恩直接打断:“我们无法在美国种香蕉!”会场一片寂静,这根拉美产的水果,撕开了美国关税战最荒谬的伤口。
香蕉在美国人生活中的地位不容小觑。作为全球最大香蕉消费市场之一,美国人每年要吃掉数十亿根香蕉,却几乎完全依赖进口。由于美国本土大部分地区处于温带或亚热带,仅在夏威夷、佛罗里达等零星地区有少量种植,根本无法满足市场需求。
厄瓜多尔、危地马拉和哥斯达黎加等拉美国家的香蕉跨越千里,常年占据着美国超市的货架。
今年4月2日,特朗普政府挥动关税大棒,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设立10%的“基准关税”,并对贸易逆差大的国家征收更高“对等关税”。香蕉未能幸免——尽管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声称税率“取决于原产国”,但实际普遍落在10%的水平。
沃尔玛的货架最先发出警报:香蕉价格应声上涨8%。塔吉特首席执行官布莱恩·康奈尔此前就警告,对墨西哥进口商品征收的25%关税将迅速推高香蕉等农产品价格:“消费者可能在几天内就看到涨价。”
这不过是美国关税困局的冰山一角。特朗普的关税重拳已导致美国所有进口商品实际税率从2.3%飙升至26%,创下131年来最高水平。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更超过70%,彻底颠覆了全球贸易秩序。
经济学家们拉响警报。中泰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指出,在高通胀时期加征关税无异于“雪上加霜”。美国3月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第四个月下滑,预期指数暴跌至65.2,创12年新低——这一数字通常是经济衰退的前兆。
普通美国人正用钱包承受代价。费城郊区消费者因商品涨价年均支出激增2000美元。恐慌性消费蔓延,22%的民众开始囤积三个月用量的食品和药品。《纽约时报》一针见血:“这记重拳打中的,是美国自己的肋骨。”
“我们无法在美国种香蕉”——议员迪恩的质问在关税战的硝烟中回荡。当这根最平民化的水果变成奢侈品,白宫“美国优先”的关税大旗,终于砸向了自家百姓的餐桌。